中國是傳統(tǒng)的農業(yè)大國,我們吃的大米、蔬菜、水果等糧食,都是農民辛勤勞動的果實。大多數(shù)人生活在城市里,對農業(yè)的具體印象非常模糊。今天就讓大家親近一下農產品,無限腦洞分享一組來自云南的農產品包裝,通過有趣的包裝設計,讓更多消費者關注到云南的地道好物。
云南好物
這組設計一共為四款產品的包裝設計,分別為昭通丑蘋、松茸、西雙版納水晶柚、版納小苞谷。四款包裝為不同形式的設計,共同點為都采用了以高飽和的配色,視覺上就極具趣味性,顛覆消費者對于傳統(tǒng)農產品的“土味”印象。
這組設計一共為四款產品的包裝設計,分別為昭通丑蘋、松茸、西雙版納水晶柚、版納小苞谷。四款包裝為不同形式的設計,共同點為都采用了以高飽和的配色,視覺上就極具趣味性,顛覆消費者對于傳統(tǒng)農產品的“土味”印象。
云南盛產各類菌菇,松茸是其中較為珍貴的菌類之一,所以消費者會對其產生距離感。此款包裝為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,產品插畫采用扁平手法,更貼近年輕審美。
在包裝上搭配了不同的烹飪方法,簡易的烹飪指導讓不了解松茸的消費者,也能快速獲取松茸吃法,降低消費者的心理門檻。
另一款包裝插畫將相對應的烹飪場景描繪出來,相對應的配料與調味料都在插畫上有所呈現(xiàn),增加包裝的細節(jié)感。
這款版納水晶柚以兩個裝為一盒的形式售賣,所以采用“TWO柚”作為產品名,與“to you”諧音。將這個諧音梗進行延展,加入“好的甜的都to you~”、“happy two 柚”等趣味性語句,提高設計趣味性之余增加與消費者的互動性。
云南當?shù)胤Q玉米為包谷,加之這款產品產自西雙版納,產品名“雨林小包谷”充分展現(xiàn)地域特色。以“OK”的手勢展現(xiàn)包谷的“小”,提高產品差異化。除此之外,這個手勢還代表著對產品品質的認可與肯定,拿捏住了!
無限腦洞認為:中國本土的農產品完全不輸進口農產品,但由于信息閉塞,大山里的“好物”被埋沒。在鄉(xiāng)村振興政策的大力扶持,以及互聯(lián)網營銷的快速發(fā)展趨勢下,農業(yè)電商讓遠在深山的農產品得以走出大山,甚至一個農產品便成為一個地方的名片,例如贛南臍橙、增城荔枝等等。
對于農產品的包裝設計,要將地域特色展示并且凸顯,畢竟這是吸引消費者的重要因素,也是強調產品差異的要點。另外就是貼合“顏值即正義”的新消費理念,提高產品的年輕視覺,找準地域特色與年輕化表達的平衡點。